參與試驗的志愿者,有3名男性和1名女性,其中既有我國航天員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有社會招募而來的專業人員,他們經過層層選拔,從報名的2110人中脫穎而出,經過為期一年的嚴格培訓,成為了參與試驗的首批“太空人”。
艙內生活是怎樣的?
試驗平臺由4個植物艙、2個乘員艙、1個生保艙和1個資源艙組成,占地面積370平方米,總容積1049立方米,其中植物栽培總面積260平方米,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空間生命保障系統集成試驗裝置,具備開展多人長期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試驗研究能力。
志愿者在進艙之前,首先需經過兩道風離門,將身上從外界環境帶來的灰塵、微生物吹干凈。走過兩道風離門后,再打開一道大門,首先進入資源艙。志愿者可以在這里進行廢水、廢物處理。
出了資源艙再進入生保艙。與人的生活保障相關的裝置都安放在這里。生活供水系統、電解制氧裝置、二氧化碳去除裝置設備等一一陳列。此外,還包括糧食加工機,志愿者們可以利用糧食加工機將收獲的麥子加工成面粉。
另外,在休息區,微波爐、電磁爐、鍋、豆漿機、蒸屜等廚具一應俱全。艙內占據面積最大的區域是植物艙。植物分為水培和基質栽培兩種,有小麥等糧食作物,也有生菜、油麥菜等日常蔬菜,共有各類植物25種,主食、油類作物、蔬菜、水果十分豐富。由于植物艙是密閉艙,所以無法獲取外界陽光,只能通過人造光源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原料。
“火星救援”科幻變現實?
2015年,一部講述星際生存的電影《火星救援》,讓不少人身臨其境地感受了外星球生存的種種艱難。而在現實生活中,科學家們通過太空180試驗,也為人們搭建出了一個模擬星際生存的特殊環境。當科幻變為現實,會有哪些技術在試驗中得到驗證呢?
《火星救援》講述了執行火星考察任務的馬克遭遇意外,未能同自己的同伴安全撤離,而被滯留在荒涼火星,不得不一個人挑戰火星生存的故事。在電影中,馬克最終能夠完成生存大挑戰,有幾個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其中一個就是火星居住艙。這個居住艙具有獨立的溫度、濕度和空氣調節功能。馬克走入居住艙內,不再需要笨重的宇航服。
而太空180試驗的艙體功能就如同電影中這個外星居住艙,它不僅擁有獨立的生命保障系統,還有起居間和工作站。就如同宇航員在外星球的家。沒有它,人們將無法在外星駐留。
在電影中,聰明的馬克每天計算著自己所需要攝入的熱量和水,他甚至不會浪費任何一滴水,在沒有任何地面物資的支持下,他自己研發了一套再生水回收系統,盡可能收集火星居住艙內的所有水氣,讓自己得以生存下去。
而在太空180試驗中,在艙內生活的志愿者們是通過艙內配備的回收系統和凈水系統,完成水的循環,并且還有艙內植物作為中介共同參與。
《火星救援》中,航天員馬克是一位植物學家,他被選中作為航天員登陸火星的原因是為研究火星引力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并篩選可以在火星上存活的植物。
有趣的是,在太空180試驗中,也有兩位志愿者是研究植物種植的專家。不同的是,他們種植的條件還是有很大差異。馬克面對的火星土壤與地球土壤的物質組成雖然基本相同,但是火星土壤卻沒有微生物。所以馬克把能找到的廚余垃圾桶都儲存起來,進行微生物繁殖和培育。而馬克攜帶的一部分地球土壤也對火星種植發揮了重要作用,讓地球土壤的微生物感染火星土壤,才能實現在火星種植土豆的夢想。
在太空180項目中,大部分食物都是通過水培和基質培養實現的。通過各類營養物質的供應,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不過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也將進行一個模擬火星土培育植物的試驗。通過復制火星土的成分,與地球土壤進行培育,看一看到底能否成功真的像馬克一樣,成功培育出植物。而這個答案,只有在太空180試驗結束時才能揭曉。(來源:央視新聞)